塘上行
陸機〔魏晉〕
江蘺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風云會。移居華池邊。
發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淵。
沾潤既已渥。結根奧且堅。
四節逝不處。繁華難久鮮。
淑氣與時殞。余芳隨風捐。
天道有遷易。人理無常全。
男歡智傾愚。女愛衰避妍。
不惜微軀退。但懼蒼蠅前。
愿君廣末光。照妾薄暮年。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黃庭堅〔宋代〕
藉甚宣城郡,風流數貢毛。
霜林收鴨腳,春網薦琴高。
共理須良守,今年輟省曹。
平生割雞手,聊試發硎刀。
試說宣城郡,停杯且細聽。
晚樓明宛水,春騎簇昭亭。
?稏豐圩戶,桁楊臥訟庭。
謝公歌舞處,時對換鵝經。
常識
qīng清
liè冽
亦作“清洌”。1.清澄而寒冷;清涼。2.清醇;清淡。3.聲音清脆激越。
倪瓚(傳) 仿北宋十則圖冊局部
玉山枕·驟雨新霽
柳永〔宋代〕
驟雨新霽。蕩原野、清如洗。斷霞散彩,殘陽倒影,天外云峰,數朵相倚。露荷煙芰滿池塘,見次第、幾番紅翠。當是時、河朔飛觴,避炎蒸,想風流堪繼。
晚來高樹清風起。動簾幕、生秋氣。畫樓晝寂,蘭堂夜靜,舞艷歌姝,漸任羅綺。訟閑時泰足風情,便爭奈、雅歌都廢。省教成、幾闋清歌,盡新聲,好尊前重理。
移居·其二
陶淵明〔魏晉〕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屈兆麟 芙蓉錦雀圖局部
夜
杜甫〔唐代〕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獨夜旅魂驚。
疏燈自照孤帆宿,新月猶懸雙杵鳴。
南菊再逢人臥病,北書不至雁無情。
步檐倚仗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
常識
jì冀
zhōu州
1.古九州之一。2.指今陜西和山西間黃河以東,河南和山西間黃河以北,山東西北和河北東南部地區。3.自至清行政區劃名。武帝時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大致為河北省中南部,山東省西端和河南省北端。后代轄境漸小,治所亦遷移不一。4.古代稱中原地區。
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
駱賓王〔唐代〕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于別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虛侯之已亡。燕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龍漦帝后,識夏庭之遽衰。
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豈徒然哉!是用氣憤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家傳漢爵,或地協周親,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顧命于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轉禍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勛,無廢舊君之命,凡諸爵賞,同指山河。若其眷戀窮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后至之誅。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聞。
張中 寫生花鳥圖局部
杞人憂天
《列子》〔先秦〕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