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2025.11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培訓班舉辦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奮力開創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11月13日至14日,學校舉辦2025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培訓班。校黨委副書記沈輝出席并作開班動員和結業講話。各直屬黨組織負責人以及宣傳通訊員、教師思政聯絡員等90余人參加。會議指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是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肩負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責任。會議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的政治素養、業務本領和擔當精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培訓的重要意義;聚焦核心任務,準確把握培訓的學習重點;嚴守培訓紀律,確保取得扎實的學習成效。會議強調,如何將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是關鍵所在。通過培訓深化思想認識、提升專業素養、交流工作經驗、凝聚團隊力量。要持續深化學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堅持學以致用,做業務上的“內行人”;要勇于擔當作為,做隊伍中的“實干家”。本次培訓邀請多位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知名專家作輔導報告。在分組研討中,學員圍繞新媒體環境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創新路徑與效能提升、輿情監測與處理經驗、師德師風考核的實
-
15
2025.11
讓中醫藥擁抱AI,2025中醫藥人工智能學科發展研討會在滬召開
11月15日,2025中醫藥人工智能學科發展研討會暨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在我校舉辦。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及青年才俊齊聚上海,圍繞人工智能、大數據與中醫藥深度融合的前沿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共謀傳統醫學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發展的未來路徑。本次論壇在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指導下,由我校主辦,聚焦“中醫藥+人工智能”交叉學科建設,旨在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我校副校長舒靜、副校長鐘力煒,學校教務處、信息辦和部分二級學院負責人以及校內外研究生、留學生代表出席本次論壇。我校于今年3月正式成立中醫藥人工智能學院,目前共有“生物醫學工程”、“智能醫學工程”和“醫工創新班”3個本科專業,“中醫藥人工智能”、“生物與醫藥”和“中醫工程”3個碩士點,“中醫藥人工智能”1個博士點。設有“數理與計算智能課程群”、“計算機與數據科學課程群”、“智能醫藥工程與技術課程群”等8個中醫藥人工智能課程群,依托學校在醫工交叉與中醫藥現代化領域的深厚基礎,培養具有中醫藥素養、工程基礎、智能思維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全面推動教育、科研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
-
14
2025.11
弘揚延安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11月8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十九屆“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之“延安精神與‘兩個確立’”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名譽會長、上海海洋大學原黨委書記葉駿表示,延安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延安時期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毛澤東思想走向成熟,為中國革命勝利提供了根本保障,新時代的“兩個確立”,正是對這一歷史經驗的繼承與升華。我校黨委書記曹錫康指出,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輝煌篇章,是中國共產黨永葆先進性、戰斗力的重要思想源泉。近年來,學校大力弘揚延安精神,積極把延安精神融入“大思政課”建設體系,用多種途徑推動紅色基因與中醫藥文化相結合。學校通過“星火宣講團”“誓言”紅色話劇等品牌項目,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體悟信仰力量,在實踐中厚植理想信念,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要倍加珍惜延安時期形成的黨的領導核心和指導思想。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詳細梳理了從遵義會議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從延安整風到黨的七大,中國共產黨形成較為穩固的領導集體,指出黨的領導核心形成及指導思想確立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延安時期確立毛
-
13
2025.11
李其忠、朱邦賢教授從醫從教五十周年活動舉行
11月11日上午,李其忠教授、朱邦賢教授從醫從教50周年活動暨科技人文研究院中醫藥文化產教融合中心成立儀式在我校舉行。活動由宣傳部(黨委教師工作部)、科技人文研究院和中醫學院聯合主辦,相關職能部門、科技人文研究院和中醫學院師生及海內外學生代表60余人齊聚一堂。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胡鴻毅在致辭中感謝老一代海派中醫人為上海中醫藥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強調從醫從教50周年是兩位專家學術生涯的又一個開端,也是海派中醫、上中醫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國醫大師施杞對兩位教授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事業持續奮斗五十年的高尚精神給予肯定,強調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守護好中華醫學的薪火。國醫大師嚴世蕓回憶多年來與兩位教授一起從事教學改革、文獻研究的歷程,希望同他們一起繼續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貢獻余熱,將中醫的精髓傳承下去。校黨委書記曹錫康感謝兩位教授將人生中最有創造力、最富活力的歲月,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中醫藥事業,希望全校師生以兩位教授為榜樣,牢固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遠大志向,為中醫藥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教育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活動上,李其忠、朱邦賢獲頒從醫從教五十周年榮譽證書。科技人文
-
13
2025.11
特等獎+1,一等獎+1,我校學子在藥學/中藥學專業大學生實驗技能展示活動中獲獎
11月7日—9日,“第九屆全國醫藥院校藥學/中藥學專業大學生實驗技能展示活動暨實驗、實踐教學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辦。我校2022級中藥學專業本科生鄭硯澤和2023級中藥學專業本科生顧盛怡參賽,憑借扎實的專業功底與出色的實操能力,分別榮獲特等獎與一等獎。我校高度重視實驗技能類大賽,將其作為提升全校實驗教學水平、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學校教務處統籌指導下,中藥學院于7月初組織開展實驗技能大賽校內選拔賽,擇優遴選優秀學生組隊,并于9月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賽。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我校兩名參賽學生沉穩應戰、發揮出色,從30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展現了我校學子扎實的實驗功底與良好的綜合素養。學校將以此次賽事為契機,統籌各相關學院、教研室及實驗教學中心力量,持續深化“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工作機制,進一步推進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強化學生實驗操作技能與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不斷完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人才培養工作再上新臺階。(中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