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報道] CCTV7:空軍軍醫大學 精醫勝戰 逐夢空天

    空軍軍醫大學坐落于古都西安,創建于1941年,前身為八路軍晉西北軍區衛生學校,80多年來,這所學校始終鑄牢強軍之魂,堅持“崇德育才、精醫勝戰”辦學理念,在航空航天醫學、口腔醫學、戰創傷救治等領域形成突出的學科優勢。今天,讓...

    >>進入新聞網

    鞠躬院士

    我叫鞠躬,現任空軍軍醫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我的祖上姓周,由于父親對封建禮制和黑暗現實深惡痛絕,所以他給自己改名“索非”,給我取名“鞠躬”。抗日戰爭爆發后,我曾想上陣殺敵,可父親告訴我學醫才能救國,于是我考入了由美國人創辦的湘雅醫學院,大學畢業后,來到原第四軍醫大學任教。剛工作的時候,我只有一間四平方米的辦公室和四處拼湊的簡易設備。我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國內首例神經束路追蹤研究,隨后,又提出了垂體前葉受神經-體液雙重調節學說,打破了垂體前葉不受神經直接調節的半個世紀的定論。1991年,我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當很多人恭喜我獲得最高榮譽時,我卻對自己說:科學家的生命在于不斷地更上一層樓的追求。

    >>詳細

    俞夢孫院士

    俞夢孫,男,1936年4月生,浙江余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我國航空生物醫學工程的創始人,航空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專家。1953年畢業于空軍軍醫學校。現任空軍軍醫大學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航空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1958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航空醫學遙測裝置,首次對飛行于3500米高空的飛行員進行遙測,開創了我國航空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事業。其中“群浮地病人監護網絡”項目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先后主持研究的19種型號生理遙測和磁記錄系統,廣泛應用于醫學臨床監護、航空工程和地質地震監測等方面,成為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事航空醫學研究與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我國航空醫學事業的發展。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國家發明三、四等獎各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9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獲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2002年,獲何梁何利獎。

    >>詳細

    樊代明院士

    樊代明,1953年11月出生,重慶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法國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陸軍專業技術少將軍銜(2004)、陸軍軍官少將軍銜(2007)。現任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世界整合醫學會終身名譽會長、亞洲腫瘤學會(AOS)主席、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消化系腫瘤整合防治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消化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新藥臨床試...

    >>詳細

    陳志南院士

    陳志南,中國工程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藥物專家。現任空軍軍醫大學國家分子醫學轉化中心主任、空軍專業技術少將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副總師、全軍醫學科學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基礎與藥學主任、陜西省科協副主席、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陜西省人民政府科學家顧問團成員、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顧問、中國藥學會監事長、中國轉化醫學與生物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J Biol Chem、Hepatology、《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雜志編委等。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高等院校優秀骨干教師、全軍優秀教師、全軍優秀研究生導師、軍隊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獎、軍隊院校育才金獎、總后勤部科技金星。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總后優秀教學團隊、陜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榮獲總后優秀共產黨員、空軍優秀共產黨員,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詳細

    張生勇院士

    張生勇,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有機化學家,53年來始終以手性化技術的研究為主要方向,在我國率先用不對稱催化反應工業生產D-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手性除草劑金都爾以及抗腫瘤藥物多烯紫杉醇和卡巴他賽等。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獲評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和原總后勤部科學技術一代名師,榮立二等功1次。現兼任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北大學兼職教授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醫學科委會常務委員。 發表論文187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49名,獲中國發明專利26項,出版專著4部。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11本,其中參編的《有機化學實驗》和主編的《有機化學》分別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和二等獎。

    >>詳細

    竇科峰院士

    竇科峰,男,漢族,1955年12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專業技術二級,現任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器官移植研究,針對器官短缺這一世界性難題,在移植理論探索和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多項原創性重要成果:國際首創脾窩輔助性肝移植術,克服了原位輔助性肝移植需切除患者部分病肝,創傷大、移植空間小、技術難度大等問題。在治療脾腫大脾功能亢進的基礎上,依托脾窩實現“一體兩肝”,大大提高了供-受者的安全性,并實現系列臨床應用,為終末期肝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方法。攻克了活體肝移植供肝獲取和移植肝血管、膽管重建等關鍵技術難題,完成國內首例成功的活體肝移植;提出了多器官聯合移植“優先、序貫、共存”三原則,完成亞洲首例成功的肝胰腎聯合移植;均實現患者長期健康存活。

    >>詳細

    趙銥民院士

    趙銥民,男,漢族,1956年10月出生,1976年12月入伍,專業技術二級,現任軍事口腔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當選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 從事口腔修復醫、教、研工作三十余年,研究方向為口腔修復學。在口腔頜面部嚴重缺損修復領域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就,主要學術貢獻有:創立了智能化顏面缺損仿真修復及快速制作技術體系;建立了系統的頜骨缺損后咀嚼功能重建技術;發展了牙科磁附著固位技術;發明自主式口腔種植機器人,創建了智能化精準種植和即刻修復的牙種植全新模式;創建并促進中國頜面贗復學發展,推動我國該學科躋身于國際領先水平;研制出“智能化戰創傷模擬人”,解決了我軍戰傷救治訓練的重大急需,已廣泛應用部隊;建成了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口腔醫學博物館。

    >>詳細

    4金3銀3銅!我校10個團隊斬獲佳績

    5月22日至24日,中國發明協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辦第二十七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

    數據空醫大
    附屬單位

    學校地址:西安市長樂西路169號
    學校總機:029-84774114
    招生咨詢:029-84774157
    電子郵箱:webmaster@fmmu.edu.cn

    Copyright ? 1997-2018 FMMU.EDU.CN
    版權所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京ICP備20028242號-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 色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五十路熟女人妻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青娱乐国产官网极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加勒比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色狠狠色噜噜Av天堂一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