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池模式是一種創建型設計模式,它維護一組預先初始化的對象——稱為“池”,以便隨時使用,而不是按需創建和銷毀對象。它通過以下四個簡單步驟工作:初始化池:創建并將對象加載到池中。查找合適對象:根據特定標準選擇一個可用對象。獲取對象:預留對象供專用。釋放對象:在使用后將對象返回池中。為什么使用對象池模式?主要好處是高效的資源管理和并行化協同,特別是在運行并行測試時。它還有助于解決常見問題:會話沖突
2025-08-12/133 人閱讀/0 人點贊
幾周前,我與某人進行了一次結對編程/指導會議,此人聯系我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需要一些支持。當我第一次看到他們編寫的代碼時,我印象深刻。當然,有些地方我會做得不同,但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是個人偏好,并不是我的方法比他們的方法更好。我們沒有直接修改他們的代碼,而是決定從零開始一起構建一些測試代碼,在此過程中討論和應用良好的編程原則和模式。由于測試使用的是TypeScript中的Playwright,并且主
2025-08-12/111 人閱讀/0 人點贊
??在快節奏的軟件開發世界中,測試常常被簡化為二元對立的爭論:手動測試與自動化測試。一些人聲稱自動化測試是解決所有質量問題的靈丹妙藥,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如果沒有批判性思維和手動測試技能為基礎,即使是最好的自動化測試也會不盡如人意。然而,真相介于兩者之間。測試不僅僅是執行步驟,它是一個互動的認知過程,需要適應性、創造力和深刻的理解。自動化測試有其用武之地,但它無法取代人類在實時探索、質疑和適應方面的
2025-08-12/101 人閱讀/0 人點贊
??多年來,我看到許多團隊在Playwright測試中陷入相同的陷阱——測試不穩定、行為不可預測以及無休止的調試會話。我幫助團隊識別了這些反模式,并轉向更健壯、更周到的策略,真正發揮Playwright的強大功能。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經過艱苦努力才學到的經驗,以及一些我在將混亂的測試自動化策略轉變為彈性、高效的系統中的示例。我將帶你了解一些主要挑戰,并提供經過官方Playwright文檔驗證的提
2025-08-12/121 人閱讀/0 人點贊
??在當今的數字環境中,無障礙性不僅僅是一個法律要求;它是創造包容性用戶體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無障礙測試確保不同能力的用戶能夠使用您的應用程序,符合WCAG(Web內容無障礙指南)、ADA(美國殘疾人法案)和第508節等標準。本指南深入探討了無障礙測試,涵蓋了要執行的測試類型、使用的工具和要遵循的最佳實踐。讓我們開始吧??無障礙測試是什么?無障礙測試是評估網絡和移動應用程序的實踐,以確保它們能
2025-08-12/124 人閱讀/0 人點贊
??人工智能輔助測試的個人實踐當我第一次接觸Cursor時,我對AI驅動的IDE究竟能多大程度提升自動化測試效率持懷疑態度。在同時使用Playwright和Selenium測試工具后,我將從真實場景出發分享經驗,幫助同行應對快速演進的技術浪潮。理解Cursor:超越傳統IDE的變革Cursor并非簡單堆砌AI功能的代碼編輯器,而是測試創建與維護范式的根本性轉變。基于VSCode構建的它,集成了多種
2025-08-12/197 人閱讀/0 人點贊
??你可能對并行測試執行的擴展策略類型不太熟悉,但在實際工作中,99%的人都在使用它們。我想向你介紹三種擴展策略,以擴展你的知識基礎。垂直擴展垂直擴展是通過增加現有系統的處理能力(如CPU或RAM)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垂直擴展:通過增加單個服務器的資源容量(CPU、RAM)來處理更多負載。換句話說,通過增加并行測試執行中的線程數/工作進程數,你就進行了垂直擴展。這種擴展方式受限于測試執行實例
2025-08-12/112 人閱讀/0 人點贊
我們都知道,求職是許多人面臨的最令人生畏的經歷之一,而隨著大規模裁員、員工冗余以及市場環境的不穩定,求職并沒有變得更容易。我撰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所有正在積極尋找新工作的QA(質量保證)同行們,同時也為了那些在當前職位上很安穩,但仍在積極關注市場動態以保持對趨勢的領先把握的人。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自己也在重新出發,嘗試這些新想法,這些想法都來自于我最近收聽的有用的播客和閱讀的文章。所以,如果你感覺
2025-08-12/133 人閱讀/1 人點贊
測試糟糕應用的樂趣先坦白一件事:我喜歡測試不好的應用。在笨拙的用戶界面中導航,點擊不起作用的按鈕,填寫填到一半就崩潰的表單,這種體驗有一種奇怪的滿足感。這就像玩一個目標是破壞一切的電子游戲——只不過你還拿著薪水。但事實是:再先進的AI和自動化測試,也替代不了測試糟糕應用時的抓狂體驗。它們不會因為按鈕不起作用或頁面加載緩慢而感到煩惱。它們不會在應用一小時內第五次崩潰時暗自咒罵。當然,它們更不會因為找
2025-08-12/121 人閱讀/0 人點贊
??借助大語言模型加速大規模測試遷移Airbnb近期完成了首個大規模大語言模型(LLM)驅動的代碼遷移項目,將近3,500個React組件測試文件從Enzyme遷移至ReactTestingLibrary(RTL)。最初我們預估手動遷移需耗費1.5年工程時間,但通過結合前沿模型與自動化方案,僅用6周便完成了全部遷移。本文將重點解析:遷移過程中遭遇的獨特挑戰LLM如何高效解決此類問題我們如何構建可擴
2025-08-12/114 人閱讀/0 人點贊
大家好,我是陳哥。當下,國產化替代穩步推進,不少企事業單位對工作中所用的到信創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硬件、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等產品的國產化替代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底層框架的國產化同樣不容忽視。正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有自主創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與禪道的觀點不謀而合,我們一直在不斷探索和優化軟件的架構。在《國產化替代是個偽命題?被誤解多年的開源軟件,如今怎么樣了?
86°
/860 人閱讀/0 人點贊/0 條評論
《聊聊其他“Ops”(一)》中跟大家簡單介紹了DevOps,以及與其概念相近的NoOps、DevSecOps和GitOps。“Ops家族”還包含其他形式,但歸根結底,DevOps之所以更為流行,是因為其提供了改進工作流程的最全面的方法,因而被廣泛應用。一、DevOpsvs.ITOps接下來,我們將更仔細地了解一下ITOps。許多開發人員將ITOps視為DevOps更傳統的版本,但實際上它不止
136°
/1369 人閱讀/0 人點贊/0 條評論
大家好,我是陳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敏捷團隊項目的準時交付~敏捷方法和硬性期限看似是兩個不相容的概念。提到“敏捷”,我們通常會想到靈活性、適應性、迭代和持續改進,而“期限”往往與固定日期、最終性和時間壓力有關。實際上,敏捷與期限并非完全對立,它們之間可以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使得項目既能保持靈活性,又能遵守時間節點。正如知名敏捷教練瑪麗·波彭迪克(MaryPoppendieck)所說:準時交
185°
/1857 人閱讀/0 人點贊/0 條評論
大家好,我是陳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Git合并沖突解決~背景前幾天,我正好收到了一位讀者的留言:又又又又遇到了Git合并沖突,解決沖突比寫代碼還費勁,突然想起SVN的好。該怎么避免Git沖突啊?我想,比如這樣?在我看來,Git合并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在本文,我想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遇到Git沖突該如何解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此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Git的合并沖突是什么以及合并沖突的類型有哪
278°
/2783 人閱讀/295 人點贊/0 條評論
大家好,我是陳哥,今天聊聊禪道的代碼提交規范~背景在《還不知道這個原則的程序員,要小心了》的文章中,我提到了禪道的代碼提交規范。簡單來說,我們將工具融入到禪道團隊的日常代碼提交過程中,利用工具對流程、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接下來,我將從編碼規范、測試規范等方面,和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禪道團隊的代碼提交規范。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和學習,大家可以發送【代碼提交規范】,免費領取禪道團隊的代碼提交規范。
314°
/3144 人閱讀/293 人點贊/0 條評論
一位讀者在看過我的《理解這八大優勢,才算精通單元測試》后,問我:知道單元測試有好處,但實在沒空寫。看完文章后又想重新落實一下,有沒有啥寫好單元測試的技巧?這位讀者絕對不是第一個和我抱怨單元測試的人。這很好理解,中國互聯網公司太多太卷,想要搶奪市場就要推出不同功能,而這些壓力一部分落在了程序員身上,拼命趕需求。單元測試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自然而然就沒有人做。就我多年的經驗來看,寫單元測試其實不
342°
/3425 人閱讀/293 人點贊/0 條評論
在準備將軟件上線到生產環境之前需要進行測試。隨著軟件測試方式日趨成熟,軟件開發團隊的測試也在取代大量手動測試,逐漸實現自動化測試。通過自動化測試,開發團隊可以在短短幾分鐘內就了解到軟件是否存在問題,而不需要等待幾天的時間。自動化測試大大地縮短了反饋周期,與敏捷開發、持續集成和DevOps文化密切相關。本文將分為上、下篇來探討如何構建一個高響應、可靠并且可維護的測試組合,無論是針對微服務架構、移動
469°
/4696 人閱讀/292 人點贊/0 條評論
作為開發人員,我們應該遵守這樣一句話:“質量不是來自檢查,而是來自生產過程的改進。”——愛德華·戴明 “測試即代碼。”太多的組織將任何未編碼的東西視為一次性的。很明顯,測試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發現,團隊將測試自動化和相關材料視為二等公民。測試是用戶行為的文檔,與產品組織產生的需求密不可分,并在虛擬層面與用于創建功能的代碼相連。 如果它提供了價值,就應該對它進行版本化、維護、照顧和尊重,
490°
/4904 人閱讀/189 人點贊/0 條評論
技術性債務在DevOps到底意味著什么?從本質上講,這是小的開發缺陷的積累,需要不斷地返工。它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例如快速交付新功能的壓力,這可能會導致團隊不得不犧牲代碼的整潔和完善。但這些不完整的小代碼,如經濟上的債務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利息”,在軟件工程里就表現為修改的挑戰或添加新功能的困難。 一、技術債務的原因技術債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組織的開發方和業務方之間的脫節。開發團隊經常會感到
425°
/4254 人閱讀/270 人點贊/0 條評論
在《TDD、BDD、ATDD都是什么、有什么區別?(上)》一文中,探討了探討TDD、BDD和ATDD的概念。雖然TDD、BDD和ATDD都是軟件開發中使用的測試方法,但它們在方法和重點上有所不同。TDD、BDD和ATDD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關注點、抽象層級和協作。1、關注點TDD側重于測試代碼并確保它滿足需求。BDD關注軟件的行為,并確保它滿足業務需求。ATDD關注于驗收標準,并確保軟件滿足業務
467°
/4678 人閱讀/184 人點贊/0 條評論